蓝海变红海 中国中档酒店品牌如何应对“同质化”

前两年,中档酒店可说是行业中的香饽饽,经济型升级,高档酒店下沉,几乎是一窝蜂地涌入中档酒店这一品类中来。华住董事长季琦认为:“中国酒店市场的根本、华住的根本在于经济型和中档酒店。”中档酒店市场是诸多品牌重点发力的目标所在,影响力自然不容小觑。但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意识到,“同质化”正在拖住中档酒店发展的脚步。今天勃朗专业酒店设计公司小编就结合酒店行业趋势分析、网络数据整合来分析蓝海变红海,中国中档酒店品牌如何应对“同质化”? 

高速发展下的中档酒店危机 

比快捷酒店高一档、比五星酒店便宜一些,每晚住宿价格约在300元到600元之间的中档酒店,正取代快捷酒店成为近年中国城市新开业酒店的主力。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中档及以上国际品牌酒店的签约情况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8年全年的酒店签约数量为566家,达到近五年来历史最高点。 

中档酒店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与消费群体的变化不无关系。国内旅行者们不再满足于快捷酒店提供的简单服务,希望旅行可以更舒适一些,而不仅仅是传统的有个落脚的地方。但五星级太贵,快捷酒店太差,中档酒店可以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以及不那么遥不可及的价格需求。 

到了2019和2020年,尽管行业竞争加剧,又有疫情影响,但并没有影响中档酒店发展的脚步。在迈点研究院《2019年度50个城市中高端酒店500强榜单》中,中档酒店作为最近几年投资热点,有41家入围榜单,市场需求展现可持续增长的未来价值。 

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的中档酒店,早已暗流涌动。当“蓝海”变成“红海”,在2018年,就已经有中档酒店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名不符实的“高利润”也让人怀疑中档酒店是否会成为一个泡沫,更为直观的是,产品与设计上的同质化,正在让不同品牌的中档酒店变得千篇一律——简洁的吊顶,木色系的贴皮家具、木地板,床后的那副硕大的背景画……这些中档酒店的主流配置,也许正在像那些经济型酒店一样,开始让住客感到麻木。 

我们必须内心清楚地认知到,市场在变,消费者的心态在变,中档酒店市场更是处于不断变化中,两年前或许还带着小巧思的设计与安排,到如今,已经泯然于中档酒店的汪洋之中。 

蓝海变红海  中国中档酒店品牌如何应对“同质化”

价格不是区分中低高档酒店的标准 

在谈论中档酒店的时候,我们必然跳不过其诞生背景——中产阶级人群崛起。 

这些年纪在35-55岁的人群,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乐意享受,也乐意为享受支付力所能及范围之内足够多的钱。 

可以想见,中端永远是市场上最广泛、最主流的人群,而且这部分人群还在上升,因为Z时代成长起来了,他们要的是更高性价比、更新奇、更舒适的住宿体验。 

因此,中档酒店这一品质高于经济型酒店,但价格又低于高档酒店的品类,应需求而生。 

虽然同为“年轻人的休闲场所“,但年轻人各有不同,消费水平并不一致,不能一概而论。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同质化的下一步,必然会分化品牌,而消费者也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品味、个性、消费水平相匹配的品牌。单纯的价格区分,已不是唯一的标签。 

但是,很多中档酒店却落入了用价格来划分档次的窠臼之中,提价不提质。 

很多中端酒店急功近利,其实走的还是经济型酒店模式,同质化严重,有的甚至挂羊头卖狗肉,中端酒店说到底只是简单的改头换面,伪中端而已。 

酒店为中档而中档,在赚到更高的房费之前,就会因为同质化而被市场淹没。对于想要摆脱这种状况的酒店来说,如何短时间能作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转变,才是生存之本。 

3条中档酒店“去同质”路径 

对于中档酒店的定义,除了整齐规范的标准之外,行业内的人士有着另一层面的理解。华住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季琦近日在参加一次活动中表示,“中档酒店的格调不在于格调,是中。成本是中,审美是中,价格是中,要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全部是清朝的东西或者全部是西方的东西都不行。这几个“中”综合在一起,在我眼里就是最美最好的中档酒店。” 

东呈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新华认为,“中档酒店不能再沿用经济型酒店时代的思维,必须在产品品质上适度超前布局,在产品种类上满足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去同质”时代下的中档酒店,或许可以借鉴这3个案例。 

蓝海变红海  中国中档酒店品牌如何应对“同质化”

1.华住的下沉市场布局 

数据显示,中国大约90万间酒店里,有将近8成中小型单体酒店,而这些单体酒店又大量存在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中。近两年来,各大领域都瞄准着这个庞大的存量市场。疫情也加速了巨头们布局下沉市场的步伐,尤其在酒店领域,低线市场的机会和优势进一步显露。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人口流动小,在疫情中多为低风险区,酒店业恢复进程快、市场回升显著。 

CEIC数据显示,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占全国70%以上,三线及以下城市贡献着中国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从OTA相关的数据可以看到,2019年上半年新增用户中有七成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而90后、95后等年轻客群对酒店质量、风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开到三四线城市,开到小镇上去。”季琦说。 

对于中档酒店来说,与其在一二线市场进行“厮杀”,不如退而求其次,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下沉市场寻找蜕变。 

2.宝龙的品牌增值 

与中档酒店共同进入人们视野的酒店跨界,也差不多与中档酒店一起经历了一段沉寂时期。 

从传统的酒店产品模式聚变为IP+住宿+内容模式,是酒店摆脱同质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酒店到底要不要跨界,是战略层面的思考,酒店如何跨界,选择什么品牌与IP,是经营层面的方向。 

宝龙酒店集团或许能算是酒店跨界中的佼佼者。将艺术融入酒店基因的宝龙酒店集团,早前就自主研发了宝龙酒店艺术博览会、“悦术节”、“艺趣节”艺术集市、“艺竞秀”艺术品拍卖等一系列艺术产品,最大程度挖掘酒店内空间的艺术价值。多形式多主题的活动不仅丰富了酒店日常运营,开辟多重营收渠道,更以艺术为基点,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印记,让“酒店”从“休憩居停地”跃升为“美好艺术生活空间”,破圈又扩圈,进一步“攻占”除入住宾客外的,其他对艺术感兴趣的消费群体。 

跨界并不是东跨一下、西跨一下的游戏,而是用跨界打造IP,再以IP破圈重生。 

蓝海变红海  中国中档酒店品牌如何应对“同质化”

3.维也纳的升维之道 

前段时间,以“升维·新境”为主题的2020维也纳品牌升级云发布会上,维也纳国际酒店5.0升级版、维也纳酒店5.0升级版、维也纳3好酒店V3.0升级版发布。 

维也纳从一家酒店,发展成为中国中端酒店执牛耳者,并非一朝一夕,而“升级”是一直贯穿始终的主旋律。 

正如锦江酒店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兼上海总部总裁常开创先生在云发布会上所讲,需求变化,适者生存,市场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酒店品牌同质化竞争,知名品牌被快速模仿。品牌差异化发展战略是趋势,把相同做到不同,坚持品牌高质量的差异化发展,为用户创造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是维也纳的使命。提升品质,品牌升级是我们这一代酒店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个时代,变化是唯一的不变,中档酒店唯有跑在最前,才能摆脱同质化的危机。


版权声明:新闻咨询栏目是编辑整理全球前沿设计风尚和行业动态作为分享和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中国中档酒店发展 同质化酒店应对措施